如果我们不发展太阳能或者风能,太阳依旧普照、和风依旧吹过,可是不发展沼气,垃圾就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处理。我们当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如掩埋和焚烧都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2004年,沼气驱动公交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街道上开始运行,该城还计划到2025年将所有公交车都用可再生能源驱动。2005年,世界上首列沼气火车在瑞典投入运营.2006年,瑞典政府宣布将在15年内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而瑞典的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就是沼气。瑞典可谓是众多发展沼气国家中的翘楚。趁中瑞产业沼气技术交流研讨会召开之际,本期国际观察版将镜头集中在瑞典的沼气发展经验、当前状况、存在问题等方面,希望能对中国的沼气产业发展有借鉴意义。
----专访瑞典驻华大使馆贸易和投资促进参赞托尼·柯拉克先生
如果我们不发展太阳能或者风能,太阳依旧普照、和风依旧吹过,可是不发展沼气,垃圾就要通过其他方式来处理。我们当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如掩埋和焚烧都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2004年,沼气驱动公交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街道上开始运行,该城还计划到2025年将所有公交车都用可再生能源驱动。2005年,世界上首列沼气火车在瑞典投入运营.2006年,瑞典政府宣布将在15年内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而瑞典的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就是沼气。瑞典可谓是众多发展沼气国家中的翘楚。趁中瑞产业沼气技术交流研讨会召开之际,本期国际观察版将镜头集中在瑞典的沼气发展经验、当前状况、存在问题等方面,希望能对中国的沼气产业发展有借鉴意义。
瑞典沼气发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多方合作


除担任瑞典驻华大使馆贸易和投资促进参赞外,托尼·柯拉克先生还兼任瑞典驻华使馆环境科技中心主任,他深谙瑞典和中国的环境、能源贸易等问题)。
托尼·柯拉克先生向记者坦言,瑞典在1974年前,几乎完全依赖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让瑞典看到了能源多样化的必要性。他还讲述了瑞典选择生物质能是从瑞典的实际出发的。因为瑞典有很多能源密集型工业、有漫长的交通运输线。瑞典的森林覆盖率高,并有很多林木利用工业,如纸浆和造纸业家具制造业,瑞典利用林业废弃物如树皮、树枝、木屑以及能源作物等生产固体成型燃料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形成了从原料种植、收集、生产再到配套应用和服务体系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柯拉克先生辩证地说:“我们每天都产生很多垃圾,一方面这些垃圾会产生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它们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所以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起来。”谈到发展沼气的优点时,柯拉克先生介绍说:“沼气很好,因为沼气没有污染。虽然太阳能和风能都是环境友好型的能源,但是你也要注意到利用这些能源的整个产业链是否是环保的。而生物质能不存在这个问题。沼气‘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都没有碳排放。发展沼气是循环经济的良好范例,这是循环社会所需要的。”
柯拉克先生和我们分析了瑞典沼气方面领先的原因,他指出,瑞典在生物质能方面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多方合作。各个交叉领域都为发展沼气和利用沼气而努力,沼气商生产沼气,汽车制造商生产可以用沼气的汽车,加油站也配备充气设施,这是一个产业链,如果哪个链条断掉或者无法良好运转,沼气业都会失败。
当被问到瑞典在发展沼气方面的强项时,柯拉克先生自信地说:“瑞典的强项不光在于如何提高沼气池的产气量,更在于我们的沼气优化提纯工作做得很好,经过优化提纯,沼气就可以用做驱动汽车。”
用沼气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瑞典是第一个把沼气当做交通燃料的国家,拥有沼气车的比例也是世界最高的。谈到沼气车,柯拉克先生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在瑞典驾驶沼气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不仅是因为瑞典人的环保意识强,更重要的是,开沼气车会得到很多实惠。”他介绍说:“在瑞典,你买一辆沼气车,就可以得到1万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约合0.8元人民币)的补贴,还不用交燃油税,还可以免费停车,何乐而不为呢。”
当被问到加气是否方便时,柯拉克先生说:“虽然已经建了很多,但是,瑞典仍需要建更多加气站,让人们自己选择是继续做污染者,还是做一个环境友好者,因为沼气驱动的车对环境基本上不会造成污染。另外沼气车也可以添加天然气,所以不必担心加不到气。”柯拉克先生现身说法道:“我回瑞典就开沼气车,没有觉得不方便,我的同事基本上也都开沼气车。”
最初瑞典发展沼气的一个初衷是要实现热电联产,可是由于水电和核电在瑞典电力结构中占的比重很大,电价较低,沼气发电没有竞争力。这种情况促使沼气向交通运输业寻找出路。当前,瑞典沼气产量的25%供给车用,而只有8%用来发电。
中国比瑞典更适合发展沼气
瑞典大使馆环境科技中心的一个工作目标就是向中国企业推荐瑞典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身为该中心主任的柯拉克先生对中国的沼气行业很了解。“对丁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要解决垃圾和沼气问题的确是一个难题。中国有良好的发展意愿。挑战在与更有效地落实政策和实施管理,”谈到中国的沼气行业时,柯拉克说:“能够解决中国的垃圾和沼气问题的领导者,都是中国的英雄。”
“中国有广袤的农村可以提供沼气原料,又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处理城市垃圾。因为地处高寒地带,农业不发达,瑞典只有1%的沼气产量来自农村;相比之下,中国比瑞典更适合发展沼气。”谈到中国沼气发展的先天条件时,柯拉克先生发出了以上感慨。
柯拉克先生对中国沼气行业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说:“沼气在中国有很大发展空间,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在政策上、税收上来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当然,他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存在沼气池报废率高的问题,或者是因为缺乏技术,或者管理不到位或者是产气率太低。接下来,柯拉克先生还给中国的沼气产业“开出了药方”。他说道,中国应该对这样的工程进行一次清查,然后请工程技术专家来对症下药。瑞典的碧普公司在这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这也就是在中国有很大市场的原因。这家公司可以让关停的沼气池重新运转,并不断提高效率)。
转载《中国能源报》记者王海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