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最初利用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来生产沼气。在瑞典已经过渡到了提纯沼气然后并人天然气管道,继而进人天然气加气站来替代天然气。德国最初发展沼气的时候选择了热电联动的方式,但是,最近几年德国基本放弃用沼气发电的做法,他们更侧重丁将沼气提纯后并入天然气管网。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处于产业沼气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谓第一阶段就是利用城市废水处理污泥来做沼气。第二阶段就是利用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来生产沼气。中国的产业沼气正处在婴儿阶段,而瑞典的产业沼气已经很成熟了。差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也有政策上的,但是最主要的是观念上的。长期以来,沼气在我们中国人的心日中就是“小打小闹”的形象,得不到各方面的重视。发展产业沼气,就可以改变人们对沼气的这种错误认识。
瑞典最初利用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来生产沼气。在瑞典已经过渡到了提纯沼气然后并人天然气管道,继而进人天然气加气站来替代天然气。德国最初发展沼气的时候选择了热电联动的方式,但是,最近几年德国基本放弃用沼气发电的做法,他们更侧重丁将沼气提纯后并入天然气管网。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处于产业沼气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谓第一阶段就是利用城市废水处理污泥来做沼气。第二阶段就是利用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来生产沼气。中国的产业沼气正处在婴儿阶段,而瑞典的产业沼气已经很成熟了。差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技术上的,有管理上的,也有政策上的,但是最主要的是观念上的。长期以来,沼气在我们中国人的心日中就是“小打小闹”的形象,得不到各方面的重视。发展产业沼气,就可以改变人们对沼气的这种错误认识。
中国的沼气工程一直没有走出示范和试点这一阶段,正处在战略转折的时候,这就需要指导思想的变革。我国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到目前为止一直都是环保主导型的,目标只是把大型畜禽场的粪便废水治理到达到符合排放的标准。
沼气是我国当前和长远看来一种最符合国情的生产生物能源最现实可行的一种手段。这样的定位也是完成沼气生产模式转变的关键
产业沼气的市场定位应该选择市场开放度高,技术规模比较现成、供应链完整,但是资源又十分紧缺的生物天然气。用净化提纯后的沼气来部分替代天然气。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污泥、大型畜禽场的粪便要是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我国一年就可以生产600亿吨沼气,经过提纯后仍有400亿吨。如果再考虑种植沼气作物,我们估计可以替代90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我国目前消耗的天然气不过是800亿-900亿立方米。天然气“气荒”预示着我国天然气应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天然气供需矛盾将不断增加。与其去国外找气源,不如在国内发展有丰富原料来源的生物天然气。
转载于《中国能源报》